車位也有學問!租屋族一定要懂的車位種類與潛規則!
- 台灣 雲端租屋
- 3月2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4月18日

1. 車位的法定類型與產權差異
2. 常見停車位類型與特點
3. 停車格尺寸與法律規範
1. 車位的法定類型與產權差異
依據建築技術規則,停車位可分為法定停車位、增設停車位和獎勵停車位。這些分類主要影響車位的產權登記方式:
公共設施停車位(公設車位):無獨立權狀,通常登記在公設建號下,只能賣給社區內的所有權人。
獨立產權停車位:具有獨立建號,有自己的建物謄本,可單獨出售給社區外的買家。
在購買中古屋時,辨別車位產權的關鍵在於是否有獨立建號。若車位掛在公設建號下,則多為法定類型;若有自身的建號,則多屬於增設類型。
2. 常見停車位類型與特點
根據使用方式,停車位可分為以下幾種:
坡道平面停車位:車輛直接經由坡道進出,使用便利,價格最高。
坡道機械停車位:透過坡道進入機械設備停放,價格約為坡道平面車位的7折。
昇降平面停車位:利用昇降設備將車輛停放在平面上,價格也約為坡道平面車位的7折。
昇降機械停車位:車輛需經過昇降機械設備進出,價格約為坡道平面車位的5至6折。
此外,還有其他類型的車位,如倉儲停車位、塔式停車位(機械式停車塔)和車庫停車位等。這些車位在使用便利性、價格和維護成本上各有差異,購屋者應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。
3. 停車格尺寸與法律規範
根據建築技術規則,一般平面停車位的標準尺寸為寬度250公分、長度550公分。部分車位的寬度可縮減為230公分(社區室內車位總數的五分之一)。有些建商會將車位長度增加到600公分,以方便大型車輛停放。
在選購車位時,應注意停車格的尺寸是否符合自身車輛需求,以及是否有足夠的空間避免刮碰。此外,還需留意車位旁的柱子或動線,是否會影響日後使用。
結論:車位價格與選購建議
停車位的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類型、尺寸、位置和社區規劃等。一般而言,停車格越大、使用越便利,價格越高。購屋者應根據自身需求和預算,選擇適合的車位類型。
此外,未來電動車的普及可能需要安裝充電樁,因此在選購車位時,可留意是否有預留管線,方便日後安裝充電設備。
總而言之,了解不同車位的類型、產權差異和法律規範,有助於在台北租屋市場中做出明智的選擇,提升居住品質與投資價值。
Comments